为祖国荣誉而战,为上海增光添彩。连日来,上海体育健儿在巴黎奥运会为祖国争金夺银,成为让申城市民心潮澎湃的精神力量。
北京时间8月10日晚,由上海运动员郭崎琪以及队友郝婷、黄张嘉洋、王澜静、丁欣怡组成的中国队在巴黎奥运会艺术体操团体全能决赛中夺冠。郭崎琪为奥运上海军团又添一枚金牌。截至记者发稿时,按项目计算,上海选手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6金4银3铜,已经超越上届东京奥运会的5金4银2铜,创下历届参赛最佳成绩。
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记者邀请沪上资深体育人士一起盘点上海奥运选手的表现,从中看到突破、传承和希望。
【突破】
乒乓球男单四分之一决赛,上海选手樊振东绝地反击上演大逆转战胜日本选手张本智和。当樊振东面临险境时,不少圈内人士也担心大势已去,但他凭借着自己的硬实力一分一分咬了下来。这场恶战让樊振东如浴火重生,男单首夺冠军,男团跟队友实现卫冕,成就个人大满贯,2枚金牌实至名归。
樊振东
樊振东是继王励勤、许昕之后,第三位获得奥运冠军的上海男乒选手,也是上海男乒奥运单打冠军第一人。资深体育专家段翔认为,“樊振东不但创造了上海男乒新的历史,而且是在队友意外出局的困难情况下,孤军奋战,一夫当关,力挽狂澜,最后成功登顶。他很好地承担了中国乒乓球男队中流砥柱的历史责任,完美彰显了中国男乒新一代领军人物的风范。”尽管赛前樊振东曾表示巴黎将是他的“最后一舞”,但2枚金牌的完美表现足以激励他继续刷新自己的纪录。
樊振东
“蛙王”覃海洋没能在个人项目取得奖牌,但两个接力项目拿到一金一银,同样“真材实料”。覃海洋与徐嘉余、孙佳俊、潘展乐夺得男子4×100米混合泳接力金牌,打破了美国游泳队在该项目上超过40年的金牌垄断;另一枚男女混合4×100米接力银牌,中国队同时打破了亚洲纪录。段翔告诉记者,从个人计时段成绩来看,覃海洋依然处于世界顶尖水平。“赛前外界干扰对他的奥运备战影响很大,我们应该对他表示宽容和理解,在个人单项比赛受到挫折后,短时间里调整后在接力项目冲出来,非常不容易!”
徐嘉余、覃海洋、孙佳俊、潘展乐(从左至右)
经历单打失利和混双换搭档的一波三折,上海网球选手张之臻与王欣瑜联手拼下一枚宝贵的网球混双银牌,同样很有分量,创造了中国队在奥运会该项目上的最好成绩。
上海市网球协会副会长李耀认为,这枚银牌是上海网球专业化与职业化结出的硕果。张之臻10岁进入上海队,12岁后前往海外训练,极大地提升了他的竞训水平,“张之臻在上海队的时候,就已经可以在强对抗下坚持50板对拉不失误。正是因为他扎实的基本功,才能保证他的海外训练获得更好的效果。”李耀看好刚刚升级当奶爸的张之臻还有上升空间,“冲进(职业排名)前三十,或许就在眼前。”
张之臻(右)与王欣瑜
【传承】
跳水是上海的传统优势项目。从吴敏霞到火亮,再到如今的陈芋汐,从“80后”到“90后”再到“00后”,上海跳水运动员在雅典、北京、伦敦、里约、东京、巴黎连续六届奥运会实现“夺冠传承”。
在段翔看来,陈芋汐在女子10米跳台双人和单人项目取得一金一银,已经出色地完成任务。相较于上一届东京奥运会,陈芋汐要克服青春期发育带来的困难、备战期的伤病,还要面对外界的舆论压力,这需要强大的意志力。“她跟全红婵可以说是同一时代诞生的两位天才选手,两人的巅峰对决输赢只在伯仲之间。陈芋汐在10米跳台还是有着绝对的竞争力。”
陈芋汐(左)与全红婵
在田径女子铅球决赛中,上海小将宋佳媛投出19米32,获得自己的首枚奥运铜牌。在教练隋新梅和队友巩立姣的陪伴与鼓励下,宋佳媛第二次出征奥运获得奖牌,背后是中国女子铅球的薪火相传。
东京奥运会,还是铅球小将的宋佳媛获得第五名。从第五到第三,宋佳媛走过了不平坦的三年。2022年5月,她在尤金世锦赛选拔赛中投出20.20米,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三位使用旋转式投掷技术突破20米大关的女运动员。
宋佳媛
但2023年一整年,宋佳媛突然遭遇瓶颈,基本没投出过19米。通过到国外比赛,跟高水平选手竞技,她在巴黎奥运会前及时找回状态。段翔认为,铜牌是宋佳媛新的起点,她还需要提升专项能力,目标是真正接班巩立姣,成为奥运冠军,延续中国女子铅球项目的光荣传统。
【希望】
本届奥运会上,上海游泳运动员唐钱婷的“蜂腰”设计泳衣火遍海内外。不过,20岁的小姑娘用实力诠释了“00后”选手的风采,她在女子100米蛙泳和男女混合4×100米混合泳接力中获得两枚银牌,在女子4×100米混合泳接力中获得一枚铜牌。
唐钱婷
名字谐音“潜艇”的唐钱婷在今年2月的卡塔尔多哈游泳世锦赛迎来爆发,她夺得女子100米蛙泳冠军,而上一次夺得世锦赛女子蛙泳金牌的中国选手,还要追溯到2003年巴塞罗那世锦赛时的罗雪娟。
唐钱婷出自长宁区游泳学校,是学校校长、游泳高级教练张琼从800名幼儿班学生中选出来的好苗子。从1996年至今的25年,长宁区游泳学校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已连续参加六届奥运会,夺得奥运冠军(帆船徐莉佳)、季军(游泳唐奕)等一系列佳绩。身材高挑、爆发力强、能吃苦,唐钱婷让人们看到重夺蛙泳奥运金牌的可能性,未来可期。
田径110米栏赛场,20岁的“眼镜哥”徐卓一和21岁的秦伟搏虽然无缘决赛,但在巴黎留下了上海短跨项目的身影,站在他们背后的是刘翔的教练、年近七旬的孙海平。
徐卓一(中)
虽然已经退休,但是孙海平闲不住,他对跨栏项目有着深厚的感情。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110米栏夺冠后,再也没有中国选手能进入到奥运会决赛。孙海平曾经表示,“这么多年我积累了一些训练方面的经验,当然也有不少教训,还想继续带下去。”徐卓一和秦伟搏作为新起点的开始,将继续前行。
段翔指出,“体育项目都有新老交替的过程。中国的110米栏项目已经优势不再,面临断层,还是需要广泛选材,通过科学训练和管理,期待重塑辉煌。今年的两名奥运新人也让我们看到希望。”